卦辞的来历易经周易孔子(一共有多少卦象)
目录导读:
六十四卦的卦名由来
乾:乾上乾下。
达于上者谓之乾。凡上达者莫若气,天为积气,故乾为天。——朱骏声《说文通训定声》
坤:坤上坤下。
《说文解字》:“坤,地也,《易》之卦也。从土从申,土位在申。”坤为地(《说卦》《明夷·上六》),故卦名“坤”。
屯:坎上震下。坎王则震胎。
屯,难也。《说文解字》:“屯,难也,象草木之初生屯然而难。”震为足(《说卦》《剥·初六》),坎为险(《坎·九二》《彖》),步入险境,其行难也,故曰“屯”。
蒙:艮上坎下。艮王则坎休。
马王堆汉墓帛书《缪和》:“夫蒙者,然少未又知也。”蒙:蒙昧无知。坎为知(《临·六五》),艮为弃(《离·九四》),弃知,故曰“蒙”。
需:坎上乾下。坎王则乾休。
需,马王堆汉墓帛书《周易》作“襦”,均应读作“濡”。濡,湿也。乾为天(《乾·九五》)、坎为雨(《小畜·上九》《鼎·九三》),下雨天,故曰“濡”。需,传本《归藏》作“溽”,濡与溽同义。
讼:乾上坎下。乾王则坎相。
《周易音义》:“讼,才用反。争也,言之于公也。郑云:辩财曰讼。”坎为盗寇(《说卦》《需·九三》《蒙·上九》)、乾为金(《说卦》《鼎·六五》),盗金,必致讼,故曰“讼”。
师:坤上坎下。坤王则坎没。
《彖》曰:“师,众也。”《周易本义》:“师,兵众也。”《吕氏春秋·论威》:“凡兵,天下之凶器也。”坤为众(《说卦》《晋·六三》)、坎为寇(《蒙·上九》《需·九三》),众寇,故曰“师”。师,兵众也。
比:坎上坤下。坎王则坤囚。
《彖》曰:“比,辅也,下顺从也。”朱熹《周易本义》:“比,亲辅也。”《周易尚氏学》:“比,亲也,辅也。”
小畜:巽上乾下。巽王则乾死。
小,马王堆汉墓帛书《周易》作“少”,当以“少”为正文。《周易音义》:“畜,本又作蓄,同,敕六反,积也,聚也。”“小畜”意思即“少蓄”。乾为金(《说卦》《鼎·六五》《噬嗑·六五》)、巽为散(《涣》《中孚·九二》),金散,故曰“少蓄”。(参见《家人·六二》《大畜》)
履:乾上兑下。乾王则兑休。
《史记·殷本纪》:“汤曰‘吾甚武’,号曰武王。”兑为武(《履·六三》《巽·初六》)、乾为君(《说卦》《履·六三》),履卦有“武王”之象,而武王商汤名履,故命卦曰“履”。履卦得名于武王商汤之名!!!
泰:坤上乾下。坤王则乾胎。
泰、否二卦说的正所谓君民之间的联系:乾为君、坤为众(《说卦》),民惟邦本,本固邦宁,人君谦居民下,以民为上则“泰”;人君骄居民上,以民为下,则“否”。
否:乾上坤下。乾王则坤废。
《说文解字》:“否,不也,从口从不。方九切。”否之:否定之。《尚书·周书·无逸》:“民要不然厥心违怨,要不然其口诅祝。”
否、泰二卦卦名与卦辞均可对读:君居民上,民否之,危;君居民下,民载之,泰。不仁,不利君子贞;爱人,利君子贞。大往小来;小往大来。
同人:乾上离下。乾王则离囚。
《说文解字》:“同,合会也。”同人:会同众人。《尔雅·释地》:“邑外谓之郊,郊外谓之牧,牧外谓之野。”野,此处当专指商郊牧野。会同众人,陈师牧野,此之谓“同人于野”。“同人”应当与“于野”连读,该卦唯命曰“同人于野”才能尽显其兵伐其君之意。“同人”当为简称。
大有:离上乾下。离王则乾没。
《周易本义》:“大有,所有之大也。”《周易音义》:“大有,包容丰富之象。”乾为金、 为玉、为木果(《说卦》),离为大车(《大有·九二》《睽·六三》),载之以大车,故曰“大有”。
谦:坤上艮下。坤王则艮死。
朱熹《周易本义》:“谦者,有而不居的意思。止乎内而顺乎外,谦之意也。山至高而地至卑,乃屈而止于其下,谦之象也。
坤为地(《说卦》)、艮为山(《说卦》《随·上六》),高山屈居卑地之下,故曰“谦” 。
豫:震上坤下。震王则坤没。
《周易本义》:“豫,和乐也。”《序卦》:“有大而能谦必豫,故受之以豫;豫必有随,故受之以随;以喜随人者必有事,故受之以蛊。”《序卦》以“喜”说豫。豫,喜也,乐也。
随:兑上震下。兑王则震死。
《周易本义》:“随,从也。” 《礼记·郊特牲》:“妇人,从人者也,幼从父兄,嫁从夫,夫死从子。夫也者,夫也。夫也者,以知帅人者也。”
蛊:艮上巽下。艮王则巽胎。
蛊:败坏。巽为信(《中孚》)、艮为弃(《离·九四》),弃信,其德败坏,故曰“蛊”。
临:坤上兑下。坤王则兑相。
马王堆汉墓帛书《易的意思》:“林(临)之卦,自唯不无瞿(惧)。”《易的意思》以“惧”说“临”。兑为惕(《乾·九三》《夬·九二》)、兑为忧(《临·六三》)、坤为众(《说卦》《晋·六三》),畏于民众,故曰“临”。临者,懔也,懔于民众也。此为治民之道。
观:巽上坤下。巽王则坤胎。
《说文解字》:“观,谛视也。”《尚书·商书·咸有一德》:“七世之庙,可以观德;万夫之长,可以观政。”《书经集传》:“天子七庙,三昭三穆,与太祖之庙七。七庙亲尽则迁,必有德之主,则不祧毁,故曰‘七世之庙,可以观德’。天子居万民之上,必政教有以深服乎人,而后万民悦服,故曰‘万夫之长,可以观政’。”坤为众(《说卦》)、巽为信(《中孚》),众信,能获众信,其政教必大有可观,故曰“观”。
噬嗑:离上震下。离王则震废。
《彖》曰:“颐中有物,曰噬嗑。”朱熹《周易本义》:“噬,啮也;嗑,合也。物有间者,啮而合之也。为卦上下两阳而中虚,颐口之象,九四一阳间于其中,必啮之而后合,故曰噬嗑。”No。震为鼓(《离·九三》)、离为大腹(《说卦》),鼓其腹,饱食之象,故曰“噬嗑”。噬:啮。嗑:咬。
贲:艮上离下。艮王则离没。
贲,文饰也。《周易音义》:“贲,傅氏云:贲,古斑字,文章貌。郑云:变也,文饰之貌。王肃云:有文饰,黄白色。”
剥:艮上坤下。艮王则坤死。
剥,阜阳汉简《周易》作“仆”,传本《归藏》亦作“仆”,当以“仆”为正文。坤为臣仆(《损·上九》《遯·九三》)、艮为家(《家人·初九》《蒙·九二》),家里臣仆,故曰“仆”。
复:坤上震下。坤王则震囚。
复:返,归。震为林(《屯·六三》),震为莽(《同人·九三》),坤为地(《说卦》)。木,生则冒地而出,死则返归于土。坤上震下,入土之象,故曰“复”。
无妄:乾上震下。乾王则震没。
无妄,阜阳汉简《周易》作“无亡”,王家台秦墓竹简《归藏》作“毋亡”并有“安处”“安藏”之辞。《说文解字》:“亡,逃也。”震为足(《说卦》《剥·初六》),乾为牢(《大畜·六四》),足陷牢中,甭想逃亡,故曰“无亡”。“亡”与震象足动的意思合,故当以“亡”为正字。“无”“毋”同义通用。
大畜:上艮下乾,艮王则乾废。
乾为金(《噬嗑·六五》《鼎·六五》),艮为家(《蒙·九二》《家人·九五》《损·上九》),家里有金,故曰“大畜”。畜,蓄也。
颐:艮上震下。艮王则震相。
《尔雅·释诂》:“颐,养也。”《释名·释形体》:“颐,养也。动于下,止于上,上下嚼物以养人也。”郑玄说:“颐,口车辅之名也。震动于下,艮止于上,口车动而上,因辅嚼物以养人,故谓之颐。颐,养也。
大过:兑上巽下。兑王则巽囚。
子曰:“人而无信,不知其可也。大车无輗,小车无軏,其何以行之哉?”(《论语·为政》)巽为信(《中孚》)、兑为毁折(《说卦》),毁信,大错,故曰“大过”。过,错也。
坎:坎上坎下。
习:重。坎上坎下,重坎,故曰“习坎”。《彖》曰:“习坎,重险也。”
离:离上离下。
离,马王堆汉墓帛书《周易》作“罗”,王家台秦墓竹简《归藏》作“丽”,均应读作“俪”。俪,偶也。离主婚媾(《贲·六四》)。《说卦》:“相见乎离。”万物至此相俪成偶,繁衍生息,故离为娠(《震·上六》)、为大腹(《说卦》《明夷·六四》)。
咸:兑上艮下。兑王则艮没。
咸,通“禁”。临卦初九之辞和九二之辞“咸临”,马王堆汉墓帛书《周易》均作“禁林”,由此可见“咸”与“禁”通假。兑为法(《蒙·初六》《丰·六二》)、艮为止(《说卦》),依法禁止,故曰禁。咸,亦可读作“缄”。缄:封,闭。
恒:震上巽下。震王则巽相。
《说文解字》:“恒,常也。”震为动(《说卦》)、巽为信(《中孚》),其德有信,行为有常,故曰“恒”。
遯:乾上艮下。乾王则艮胎。
《周易音义》:“遯,徒巽反。字又作□,又作遁。同。隐退也,匿迹避时奉身退隐之谓也。郑云:逃去之名。《序卦》云:遯者退也。”《周易本义》:“遯,退避也。”
大壮:震上乾下。震王则乾囚。
《象》曰:“雷在天上,大壮。”震为雷(《说卦》),雷震天上,故曰“大壮”。王家台秦墓竹简《归藏·大壮》卦辞中有“丰隆”一语,显然取意于震雷之声。
晋:离上坤下。离王则坤相。
晋,进也。离为日、坤为地,日出地上,故曰“晋”。
明夷:坤上离下。坤王则离休。
夷,伤也。坤为地,离为日(《说卦》),日落地下,故曰“明夷”。
家人:巽上离下。巽王则离相。
家人一卦,王家台秦简《归藏》名“散”,传本《归藏》名“散家人”。家人,当读作“嫁人”。离为女、巽为散(《说卦》《涣》《中孚·九二》),女散嫁人,故曰“家(嫁)人”,故曰“散”,故曰“散家(嫁)人”。
睽:离上兑下。离王则兑胎。
睽卦,王家台秦墓竹简《归藏》卦名字从目从瞿,即“瞿”。《说文解字》:“瞿,鹰隼之视也。”《礼记·玉藻》:“视容瞿瞿。”《礼记集说》:“瞿瞿,惊遽之貌。”《说文解字》:“睽,目不相听也。”听,从也。目不相听,当为受惊时两眼发呆之貌。睽,当为视容惊惧之貌。
蹇:坎上艮下。坎王则艮相。
《彖》曰:“蹇,难也。”坎为祸(《随·九四》)、坎为患(《比·初六》《大过·九四》《中孚·初九》)、艮为门(《同人·初九》《随·初九》),祸患临门,故曰“蹇”。
解:震上坎下。震王则坎废。
解:解脱。坎为险(《坎·九二》)、震为足(《剥·初六》)、震为出(《随·初九》),足出险外 ,故曰“解”。
损:艮上兑下。艮王则兑囚。
损,减也。马王堆汉墓帛书《要》:益之为卦也,春以授夏之时也,万物之所出也,长日之所至也,产之室也,故曰益。损者,秋以授冬之时也,万物之所老衰也,长夕之所至也,故曰产道穷焉而损道生焉。《易纬·通卦验》:兑主秋分,艮主立春。自秋分至立春,产道穷焉而损道生焉,故曰“损”。兑为成(《豫·六五》校)、艮为败(《复·上六》),成而败,故曰“损”。
益:巽上震下。巽王则震休。
益,增也。《易纬·通卦验》:震主春分,巽主立夏。自春分至立夏,万物生长增益之时,故曰“益”。
夬:兑上乾下。兑王则乾相。
夬,快也。快,锐也。夬字古文象以刀劈削木棍之形,故夬字有锐利的意思。
姤:乾上巽下。乾王则巽死。
姤,马王堆汉墓帛书《易的意思》作“坸”或“句”,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《周易》作“敂”,当以“敂”为正。《说文解字》:“敂,击也。从攴,句声,读若扣。”乾为金(《说卦》《鼎·六五》《姤·初六》),巽为木(《说卦》《大过》),金克木,故曰“敂”。敂,击也。(参见《姤·初六》)
萃:兑上坤下。兑王则坤休。
萃,聚也(《彖》《序卦》《杂卦》)。坤为川、坤为河(《泰·九二》),兑为渊(《乾·九四》)、兑为泽(《说卦》),川入渊泽,故曰“萃”。坤为众(《晋·六三》),兑为归(《归妹》),众归,故曰“萃”。
升:坤上巽下,坤王则巽废。
《周易本义》:“升,进而上也。”升,马王堆汉墓帛书《周易》作“登”。《说文解字》:“登,上车也。”升与登同义。
困:兑上坎下。兑王则坎胎。
兑为法(《蒙·初六》《丰·六二》)、兑为律(《师·初六》)、坎为盗寇(《说卦》《需·九三》《屯·六二》),兑上坎下,盗寇伏法之象,故曰“困”。
井:坎上巽下。坎王则巽没。
巽为木(《说卦》《困·初六》《大过》),坎中有木,故曰“井”。古时候以木构架支护井壁,故“坎中有木”为井之象。
革:兑上离下。兑王则离废。
革,改也。兑为毁折(《说卦》《大过》《离·上九》)、离为戈兵(《说卦》《噬嗑·初九》),毁之以戈兵,故曰“革”。
鼎:离上巽下。离王则巽休。
《说文解字》:“鼎,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。”离为缶(《坎·六四》),离为瓮(《井·九二》)。离为容器、离为三(《晋》《讼·上九》《明夷·初九》)、巽为股(《说卦》《咸·九三》),器有三股,鼎之象也,故曰“鼎”。
震:震上震下。
震,动也。震主春分(《易纬·通卦验》)。春分之时,万物萌动,故震卦的基本含义为动。
艮:艮上艮下。
艮,马王堆汉墓帛书《周易》作“根”。《广雅·释诂》:“根,始也。”《老子》:“致虚极,守静笃,万物并作,吾以观复。夫物生芸芸,各复归其根。”根为始,根为终。《说卦》:“艮,东北之卦也,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也。”“终万物始万物者莫盛乎艮。”艮卦卦辞描述的正所谓其终万物始万物的特性。
渐:巽上艮下。巽王则艮废。
渐,序也。艮为鸟(《小过》)、巽为信(《中孚》),鸟有信,候鸟也,故爻辞取象为“鸿”;鸿,飞成行,止成列,排列有序,故曰“渐”。《艮·六五》艮之渐曰“有序”,亦取义于此。
归妹:震上兑下。震王则兑死。
兑为归、震为女(《随》《震·上六》),故曰“归妹”。归妹:意思是把媳妇娶回家。兑与震为夫妇(《随》),兑男娶震女,故曰“归妹”。
丰:震上离下。震王则离胎。
丰:大鼓。殷墟卜辞体现出丰和庸关系密切,“可以断定‘丰’本是一种鼓的名称”。即“庸是大钟,丰是大鼓,因此它们才会时常并提”。(裘锡圭:《甲骨文中的几种乐器名称》,载《古文字论集》,中华书局1992年版。)震为鼓(《离·九三》《中孚·上九》)、离为大腹(《说卦》《明夷·六四》),大腹之鼓,故曰“丰”。由丰卦卦象也可以反证“丰”本是一种大鼓。
旅:离上艮下。离王则艮囚。
旅:羁旅,出行在外,作客寄居 。离为火、艮为屋(《萃·初六》《鼎·九四》),火焚其屋,失其居,无所容,故曰“旅”。
巽:巽上巽下。
巽,马王堆汉墓帛书《周易》作“筭”。《说文解字》:“巽,具也。”“筭,长六寸,计历数者,从竹从弄,言常弄乃不误也。”“算,数也,从竹从具,读若筭。”段玉裁注算字云:“筭为算之器,算为筭之用,二字音同而义别。算从竹者,谓必用筭以计也。从具者,具数也。”桂馥曰:“从具者,本书‘十,数之具也。’《三苍》:‘算,选也。’选当为巽。本书‘巽,具也。’”
兑:兑上兑下。
兑,马王堆汉墓帛书《周易》作“夺”。《篇海类编·通用类·大部》:“夺,强取也。”《广韵》:“敚,强取也。古夺字。”兑当为敚字之省。
涣:巽上坎下。巽王则坎囚。
涣,散也。《说文解字》:“涣,流散也。”坎为鬼(《睽·上九》《既济·九三》《未济·九四》)、巽为散(《说卦》《中孚·九二》《小畜》《家人·六二》),鬼魂流散,故曰“涣”。
节:坎上兑下。坎王则兑废。
《说文解字》:“节,竹约也。”《孟子·离娄》:“得志行乎中国,若合符节。”朱熹《集注》云:“符节,以玉为之,篆刻文字而中分之,彼此各藏其半,有故则左右相合以为信也。”
中孚:巽上兑下。巽王则兑没。
孚,信也。《说文解字》:“孚,卵孚也。从爪从子。一曰信也。徐锴曰:鸟之孚卵皆如其期不失信也。”《序卦》:“节而信之,故受之以中孚。” 《杂卦》:“中孚,信也。” 兑为节(《节》)、巽为信,节而信之,故曰“中孚”。
小过:震上艮下。震王则艮休。
小过,马王堆汉墓帛书《周易》作“少过”,当以“少过”为正文。艮为止、震为足(《说卦》),止步不出,故曰“少过”。过:出访,探望。
既济:坎上离下。坎王则离死。
既,已也,尽也。济,止也。《庄子·齐物论》:“厉风济则万窍虚。”注:“济,止也。”离为火,坎为水,火遇水,故曰“既济”。既济:已止。
未济:离上坎下。离王则坎死。
《尔雅·释言》:“济,渡也。”《史记·宋微子世家》:“襄公与楚成王战于泓。楚人未济,目夷曰:‘彼众我寡,及其未济击之。’公不听。已济未陈,又曰:‘可击。’公曰:‘待其已陈。’陈成,宋人击之。宋师大败,襄公伤股。国人皆怨公。公曰:‘君子不困人于厄,不鼓不成列。’”未济:未渡。
坎为水,离为舟筏(《泰·九二》),舟在水上,未成其渡,故曰“未济”。
参考资料:《三易通义》,齐鲁书社2006年11月版
《周易》中的卦辞和爻辞是怎样由来的?
《周易》中用‘—’和‘--’两个最根本的符号代表阳和阴;把这两种符号迭列三层,如三(乾)、三(坤)等,可以形成八种组合形式,称为八卦;用八卦的卦象两两重迭,又能组合成六十四卦;六十四卦每卦又有六爻。六十四卦每卦有卦辞,每爻有爻辞,分别阐述各卦各爻的意义,卦辞和爻辞是《周易》的经文。
易经究竟追溯于哪个朝代?
《周易》三圣说的人认为,《周易》中《易经》与《经传》两部乃是伏羲、文王、周公(或孔子)三人合著。以伏羲作《易经》本身为证,其《系辞下》自称庖牲氏王天下,仰观俯家,始作八卦。《史记一·太史公自序》也说:伏羲纯厚,作易八卦”。在《曰者列传》中则进一阐明;“伏羲作八卦,周文王演三百十四爻而治天下”。《周本纪》则记录载入:“西伯盖即位五十年。其囚前里,盖益易之八卦为六十四卦”。 《孔子世家》却抬出孔圣人说:“孔子晚而喜易,序彖,象,说卦,文言”。《仲尼弟子列传》则进一步佐证曰:“孔子传易于瞿”。继承和拓展这种论调的是马融和陆续,他们认为文王作卦辞,周公作爻辞,孔子作十翼,这是定论。只是他们把传说中的伏羲剔除了。与其稍有不同的是朱熹,他觉得《易经》里面有伏羲的易,有文王的易,有孔子的易,在读易的时刻,必须把这三自个的易区别对待,不能混为一谈。孔说与非孔说。持这种论调的人,长期以来,围绕着《周易》到底是孔说还是非孔说这一问题争论时间最长且十分激烈。一派认定,一部《周易》非孔子他人莫属;另一派则断言:《周易》与孔子毫不相干。这种争论追溯于汉代。依据《周礼》记录载入,周初,《易经》有三种本子,一名曰《连山》,二名称《归藏》,三名为《周易》。前两种在汉代已经失传,只有《周易》在老百姓中流传。汉武帝时,曾设置以调易》为首的五经学馆,一些“五经”博士用那个时候通行的隶书重新整理撰写经书,使得新版《周易》在社会上广为传播。这在那个时候“罢黜百家,独尊儒术”的背景下,孔门传人认定《易经》为孔圣人所著是有其特定历史条件的。因 此,皆在此书中冠以“子曰”字样。这一派其实就是后人所称的“今文学家”。
经典常谈周易的源头
经典常谈周易的源头如下:
1。八卦是圣物,放在门头上,放在帽饰里,是可以辟邪的。辟邪还只是它的小神通,它的大神通在能够因往知来,预言吉凶。讲八卦的便是《周易》。八卦到底太简单了,后来便将这几个卦重起来,两卦重作一个,依照算学里错列与组合的必然,成了六十四卦,就是《周易》里的卦数。
2。《周易》里一卦有六画,每画称之为一爻——六爻的次序,是由下向上数的。繇辞有属于卦的总体的,有属于各爻的,所以后来分称为卦辞和爻辞。这种卦、爻辞也是卜筮官的占筮记录,但和甲骨卜辞的性质不一样。
3。从卦、爻辞里的历史故事和习俗制度看,大家都清楚这几个是西周初叶的记录,记录里好些是不联贯的,大约是几次筮辞并列在一起的原因。那时卜筮官将这几个卦、爻辞按着卦、爻的顺序编辑起来,便成了《周易》这部书。
4。《周易》此刻已经成为了儒家经典的第1部,但早期的儒家还没有注意和提防这部书。孔子是不讲怪、力、乱、神的,《论语》里虽有“五十以学《易》,可以无大过矣”的话,但另一个本子作“五十以学,亦可以无大过矣”,因此这句话是很可疑的。
六爻纳甲占卜中卦辞爻辞还有用吗
善用者还有用不善用则无用
易经(卦有何用)
孔子学习《易经》之后,说:不占而已矣。荀子也说:善易者不占。由此可见,真真正正读明白《易经》的人,是不用它来占卜算卦的,不过卦,是《易经》这部书中的主要内容,那么卦这个字,有什么含义呢?64卦又代表着什么?那么《易经》中的64卦对于我们的一生到底有什么作用呢?
啥是做“卦”?“卦”就是把它悬挂起来之义,就好像我们去照个相,紧接着用相框装起挂在墙壁上,就这个意思。为啥要挂?由于人的眼睛是往外长的,我们看别人比较容易,看自己却永久看不了解。别人脸上有脏的,俺们是可以马上看得出,自己脸上却看不见。因此讲“旁观者清,当局者迷”。所以我们就把本人的像挂起来,好好看一看,就这个意思。宇宙万象永久是联系在一起的,它不是孤立存在的。因此这么一片景色看过去,你此刻用摄影的概念来看就知道了,你务必要选取某个角度,俺就要这一块,把这块摄影起来紧接着悬挂在这儿我看一看。换句话说,同样的景色,任何人取景的方向不一样,所采取的题材也不一样,所以得到的东西还是不相同。卦,有两个关键字,第1个是“爻”,我们每一个卦有六个爻,这个爻,就是以前的人,无论用什么刀,我相信以前的刀不是金属的刀,就是一个石头片,比较薄的,就拿来做刀了。这么划一划,那么划一划,这是特别自然的现象,就成为了一个爻。卦之中的每一个符号都叫一个爻,整部《易经》就是两种不一样的符号,阴的叫阴爻,阳的就叫阳爻。乾卦所有的爻都是阳爻,坤卦所有的爻都是阴爻。六十四卦中,六爻都是阳的,只有乾卦这一卦;六爻都是阴的,也只有坤卦这一卦。其它还有六十二卦,都是有阴有阳,有阳有阴。这就告知我们:全地球纯阴的不多,纯阳的也不多,杂七杂八的最多。所以名符其实的好人很少,名符其实的坏人也很少,坏中有好好中有坏的人最多。前面说过,阴阳是合一的,阴阳分开,就没有办法生生不息。它阴阳最要紧的是要交易,所以《易经》里面特别重要的概念就是交易。生生不息是交易的成果,只要停止交易,这个生意就做不成了。我们今天社会上所用的词,所讲的话,大约跟《易经》皆有关系,我们日常也都是在讲《易经》的话,由于《易经》已经溶入到中国人的血液里面,变成我们的文化基因。《易经》zhong gong有六十四卦,这有什么含义?就我们把宇宙所有的事情进行归纳概括,最后演成为了六十四种代表情境。当你碰到哪种情境的时刻,你就去找那个卦,把它找出来。因此我们把《易经》当做人生的宝典,就是碰到什么事情的时刻,可以去查,一查我们就清楚明白了:在这个处境里面,要把握这些基本原则,我如何去应对,我们就能够趋吉避凶了。读《易经》是使人趋吉避凶的,如此的层次也不够高。事实上《易经》读到最后,是没有啥吉凶的概念的,这个有些难。读《易经》要一层一层去领悟,没有可能一下子就把《易经》参透。
《易经》中的64卦,代表着宇宙人的一生之中的64种情景。大自然固然千变万化,不过有着一定的规律,人类社会千变万化,亦有着一定的规律,所以历史经常会惊人地相似。我们的一生,也是有一定规律的,所以《易经》是一部了解宇宙人生的宝典。可是代表了各式情景的卦象,是怎么形成的?我们又怎样才能够看懂卦象之义呢?
这里有一个六十四卦的排列组合表。上卦一共就八种,下卦也但是是八种,上下一组合,一个卦就出来了。因此这个表很明了,一共有六十四个卦,一点不难。我们的先人排来排去,发现只有这六十四种不一样的组合方式,一个不多,一个不少,这亦即现代数学所讲的排列组合。《易经》六十四卦并不难,难是难在每一个爻皆有它的代号。每一卦最底下那个爻叫初爻,往上依次是二爻,三爻,四爻,五爻,最后一爻叫末爻。初跟末代表时间,《易经》最注重和重视的就是时间。任何事情,时间一变,整个情况就变了,所以中国人都讲“随时”,就是随时要改变。初、2。3。4。5。末,说的是六爻的时间顺序。还有一个说法,下、2。3。4。5。上,是表述六爻的具体位置。除了时间和位置,爻的阴阳怎么表述呢?很简单,凡是阴的都叫六,凡是阳的都叫九。男人为啥怕九?由于阳到极点就叫九,九就是阳极。 因此你不可以说替父亲过五十九生日,不可以,那样对他是很不利的。五十九了,赶快做六十大寿,把九避掉,由于九就是阳极。 《易经》有个概念叫物极必反,不管哪些人走到“极”了,往后一定是反的。这一点我们从物理学上比较容易理解:一个物体一旦到抛物线之顶点,它一定往下走,没有例外。翻开《易经》,初九,就是第1爻是阳的,六二,就是第2爻是阴的。你看见数字就能把对应的图像画出来,看见图像就能把代表数字想出来。
《易经》中只有两个爻,就是阳爻和阴爻,由于宇宙万物万象的变化,都是阴阳互动的最终,而64卦中的每一个卦,都是由6个爻组成的,除了乾卦都是阳爻,坤卦都是阴爻之外,其他别的62个卦都是有阴有阳,不过为啥要用数字九来代表阳爻,用数字六来代表阴爻呢?
为啥阳叫九,阴叫六?这当中也是有道理的。坤是纯阴,是六画,所以阴叫六。也许有人就想到阳是三画,应该叫三才对,怎么叫九呢?由于阳是创造,阴是配合。天底下,只有创造没有配合,只能是空谈,完全是空想,最终理想不能实践。有人要全力配合,可是没有创造,那么到底往哪里走不晓得。于是,讲阳的时刻务必要把阴带上,叫做阳统阴。阴阳不能分开。一个明 白中华文化的人,千万记好了,当我们说天的时刻包括地在内,讲男的时刻包括女在内,我们是不会分开的。我们尊称别人为先生的时刻,是男女不分的,男的叫先生,女的亦称先生。大家对男女是同等看待的,不过后来人们却解释成男尊女卑,这觉得很奇怪。男人能做的事情,女人皆能做,可是女人有一件事情,男人怎么做都做不出来,就是生小孩。你说男人很伟大,你让男人生个小孩给大众看看?他就生不出来,能有啥办法?大家对自然了解得非常透彻,知道只有阳没有用,务必要带上阴,因此讲“孤阴不长,独阳不长”。阴阳务必要同时存在,才会生生不息。因此我们看阳,上下相加就是九,因此用“九”来预示。如此便比较容易了解了,要明白不要死背。这一张表就整理出来了:初九,九二,九三,九四,九五,上九,乾卦就是用这个符号来说明。大家又会发现一个问题:第1爻叫初九,第2爻为啥就叫九二,而不叫二九呢?他有道理的。刚一开始时比较重要,所以第1个九,把初放在九的前面,称为“初九”;就好像人生下来以后,男女性别就重要了,《易经》就告知我们,教男子的教材跟教女子的教材不应该一样。女孩子,可以多去学一些艺术、音乐、烹调,这对她是有好处的。不过,尽管女人比较会烹调,可真真正正好的厨师一定是男的。这便是阴中有阳,阳中有阴,他一定是这样,它不会分开的,要不然分开到最后就变成两种人类了。阴阳一定是交叉的。我们看DNA的图片,它也是交叉的。其实也就是说科学越发达,越能证明《易经》的正确,而且许多的科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方便地去了解《易经》。人生是每一个阶段做出不同的调整。每一个卦有六个爻,就是六个符号,就告知我们,把一件事情分成六个阶段,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去调整。各位想想看当你碰到一件事情的时刻你会作剖析对不对?我们用现代科学的眼光来看你要剖析啊,你剖析成一百个那么这样就乱掉了,你剖析成三个太简单了,因此你把它分成六个差不多。我相信各位剖析事情差不多断然不会超过六个阶段。你把它分成六个阶段,紧接着依据这六个阶段的区别要点去调整,你就走得很顺。这是《易经》对俺们最大的功用。
学习《易经》,就是要掌握《易经》的基本道理,在人生的区别阶段,应该知道怎样调整自己。任何人毕生的命数,其实也就是说都是掌控于本人的手里,一个人毕生的卦象,都是自己来画的。那么孔子在读了《易经》之后,是否为自己画了卦?他又是怎么画的呢?
孔子不仅读《易经》,而且他还体会到这个卦是每一个都应该自己画的。俺们这辈子有的人只画一个卦他就离开了;有的人画两三个卦他也走了;你画出来的卦即为你本人的,用如今的名词叫自画像。孔子他算他毕生算了一个卦,叫做什么?叫人生奋斗的总纲领。这个卦对每一个人都是非常重要的参考,由于你只要把他这个卦看清楚以后,你就知道你该如何走。孔子这个人生奋斗的总纲领,这个卦写在哪里?写在《论语为政篇》,我相信大伙都能背的,吾十有五而志于学,此句话就点出来了嘛,他的第1个阶段是什么?十五岁,可见他有数,十五岁是我人生的第1个阶段,志于学。大家有还是没有发现,怎么十五岁才志于学,那十五岁以前就不用学了吗?并非这样。一个人从小时候就要开始学习,不过你没有到十五岁,你最好别立定你的志向,太早了。你看此刻许多小孩子,谈起我将来要怎么样,那都是儿戏,讲的好玩而已。一个人没有到十五岁,你不要立定你的志向。你看我们此刻十五岁,恰巧是初中毕业。初中毕业你就会开始要决定我是要学哪些东西,十五岁决定学习的方向。十五岁,他应该知道了,这 一生是要干什么?是他自己找出来的,不是我们逼他的。你看孔子一句话给我们多少东西。十五岁,是人生的第1个阶段,志于学。你晓得你这 一生来是干嘛的?你要往哪个方位去学习?不能再犹豫了。第2句话大家很熟悉,三十而立。你看十五岁,再摸索个十五年,再学习十五年,你到了30岁的时刻,你才能够确定这一 生的原则。在十五岁的时刻,我确定俺的志向,紧接着朝这个方向去走十五年,我大约可以归纳出来我这 一生有多少个原则,达到四十而不惑。你要再过十年,你依据你的原则去实践,紧接着看成效怎么样,你才可以说,好,我这 一生大约就这么走了。四十而不惑,并不是说人到了40岁就啥都不疑惑了,没有这样的人。那个“不惑”只是指对俺本人的原则不惑,其它其实还是惑的。孔子是主张我们活到老学到老,假如四十就不惑了,以后就不要学了,还学什么呢?我认为我们读《论语》太粗心大意大意了,我们只是依照文字在那儿解释,没有去参透去了解孔子他此句话之义是什么?这是很遗憾的事情。每个人要讲不惑,只是在一个小范围里面我可以不惑,其它俺依然是惑得很,这才是对的。所以一定不要再解释成一个人到了40岁,你就没有疑惑了,那么这样就是圣人了。40岁,我只对俺人生的目标人生的方向,我所要学的东西,我不惑。一个人40岁以后,他勉强可以知道说在俺要学的范畴里面,我不再犹豫,我这 一生就决定这样去走。下面那句是什么,五十而知天命,一个人到了50岁,还不晓得天命,那你是跟自己过不去。
孔子的人生,就是一个完整的卦象,卦有六爻,孔子的人生正所谓分成了六个阶段:一,十五而学,二,三十而立,三,四十不惑,四,五十知天命,五,六十而耳顺,六,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。那么五十所知的天命指什么?人生的命数又是由谁来决定的呢?
一个人你活到50岁,你回头一看,你会发现你一路走来,似乎皆有一只手在安排,你非这样不可。你这一路走来,就是造成你今天这个样子,你跑不掉的,你今天为啥会这样?即为你从小到大点点滴滴累积起来的成果。一个人如今的状况,是从小到大累积的结果。《易经》告知我们,一个人每二十年会变一次。你看我们社会上说世代交替,差不多也是二十年,每一个人要替自己负百分之百的责任。假定你此刻30岁,你就要替你将来50岁的时刻负责任。一个人到了50岁,你就知道不怨天不尤人,所有的都是自己搞成的。50岁,清楚明白命数是自己造就的。50岁你就知道一句而已,啥是天命?我们一辈子的努力,就在证明你有啥样的命。不成功就不成功,心安理得。为啥任何人都要成功呢?每一个人这 一生来是要和别人过不相同的生活,想不相同的事情,不是每一个人都一样,这个在心理学上就叫做个别差别。许多人读了个别差别,不晓得啥是个别差别。个别差别即为你和别人不一样,全地球你是唯一的你,没有第2个人完全跟你一样,没有可能。命是谁造的,是我造的,我造出我这条命,我造出我如此的命运,我埋怨谁,没有啥好埋怨的,认了。能否重来,没有办法重来,人生最玄妙的是你永久没有办法重来。所以六十而耳顺,为啥要耳顺呢?由于你会碰到许多人,他根本不清楚你,就在你面前指指点点咋咋呼呼讲一大堆,你听亦不是不听亦不是,听也会发脾气不听也会发脾气,那如何办?耳顺。听了跟没有听一样。七十并且从心所欲,不逾矩。不逾矩之义就是说我从小到70岁,我规规矩矩,几乎已经变成俺的生活习性,我大约不可能有太大的差错,那俺就可以放心去做。孔子毕生,他划分成两个阶段,一个是40岁以前,一个是50岁以后,所以孔子讲了一句话说,一个人到了四十五十,你还搞不了解你是干什么的,大约这一 生也就算了,他就是讲你四十到五十,这是人生最重大的关键。大约一个人40岁以下,你要叫他上达非常难,你只能叫他下学,下学而上达。40岁以上的人才有办法上达,上达什么?上达天命。下学什么?下学就是普通的学问。孔子最后综合成一句话,六个字,叫做尽人事,听天命。记住50岁以前要尽人事,排除艰险,无论人家告知你以后会不会成功,你都无论,你应该做你就全力去做。可是到了50岁以后,你要听天命,我有这个成功的命,我自然会成功,我没有的话我不强求,何必那么辛苦,所有的名跟利最后都是空的。
孔子毕生,不只画了一个卦,孔子更加的重要的卦,是对自己毕生在六个阶段中,截然不同的一生感受。那么孔子在本人人生的六个阶段之中,皆有怎样的人生感受?而这几个人生感受,对于我们的一生,又有啥启发呢?
孔子是还是不是毕生只画一个卦呢?他还画了一个卦,更加的重要,这个卦许多人没有注意和提防到,就是《论语》的开篇,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。你看它跟十有五而志于学,是对照的。各位应该听出来,刚才那个是他人生的一个理想,一个计划。这边是他实践的成果。那边他说十有五而志于学,这边告知你,我实践此句话的成果是什么?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。这个习不是温习不是复习,是习惯。学了以后不算数,要养成习惯你才会乐,学了以后老积在这儿,你有啥乐呢?应付考试。学了以后,赶快去在生活当中实践养成习惯,你就很喜悦。第2个是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,那么这样就是什么,三十而立的成果。一个人到了30岁跟所有人来往皆有根本的原则,不会乱,人家就很乐意跟你来往,因此你的friend一有时间就会老大远地来看你。那这个规则是什么?你的原则就是要将心比心,站在你的friend的心态来想事情,他自不然就来了。你只想着自己,他根本不会来。你打电话叫他来他都不会来。这个就是他三十而立实践成果,叫做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。四十而不惑成果是什么?人不知而不愠。愠是什么?愠就是区区的生气。由于你的原则你本人不惑,可是人家会惑。人家说你干嘛这样子呢?不过你一点不生气。由于他没有办法了解你,你生气什么?所以《论语》里面许多对照的东西我们都没有看得出的话,那我们在读什么呢?人不知而不愠对中国人来说是天大的难做的事情,不是容易的。你看我们今天刚好和孔子讲的是相反的,人不知而大怒,那么这样就完全和孔子背道而驰了。我告知你隔行如隔山,你看所有的运动明星里面我只认识一个人叫姚明,其他我一个也不认识。俺结识他为啥,由于姚明个子特别高嘛,那么这样就一个而已。我为啥电影明星都要认识呢?没很有必要嘛!!!那你就能够想像,你在你这个行业,你再出色你再特别,别的人还是不认识你,那是很自然的事情。你叫自己不疑惑就好了,你管别人什么想法如何看你,关你什么事。五十而知天命,对应哪句话?此句话各位也很熟的,叫做发愤忘食。这样你才知道不能幼年时期就发愤忘食,那不可以。发愤忘食干什么?看言情小说,完了;发愤忘食干什么?上网吧,完了。发愤忘食是有条件的,就是当你晓得你这一 生要做什么的时刻,你就全心全意去做,这一时刻不能再计较了。它是有条件的,才可以发愤忘食。六十而耳顺,孔子用四个字乐以忘忧。乐以忘忧啥意思?兴高到忘记忧愁。那没有可能这样子,那这个人就是糊涂了,就是麻木不仁,明明要忧愁的,你要乐,啥都无论了,那这样的人还得了。乐以忘忧,是把所有的忧愁都当做乐趣来看。这档子事对别人是忧愁,不过对俺是没有的,由于这是我自己要做的事情,所以别人看你那么辛苦,那是他的事。一个人在你的工作当中还有忧,还有惧,还有虑,就是还有许多阻碍,就是预示你还没有发愤忘食,你没有全心以赴。一个人找到你要做的事情,你会忘记了辛苦,这只是你的初步而已,还会有许多人打击你,会有许多人在背后议论你,甚至公开跟你挑战,想抓你的小把柄,无关紧要,一直就是这样,这才叫做乐以忘忧。所有的事情,假如发生在别人身上,他们会觉得很忧虑,不过在俺的感觉它一直就是一种乐趣。接受挑战假如是有具体的目标,它本身就是一种乐趣。假如是没有目标,那么这样就是遭人讨厌,完全不相同的东西。这才是《易经》它有阴有阳的一种变化。七十并且从心所欲,不逾矩,孔子也用一句话来预示,不知老之将至。孔子从来不晓得他那么年纪大了,由于他没有年纪大的观念。一个人你怎么做你都很自在,你都没有苦恼,你会觉得你老了吗?人要服老,不要认老。生理年龄是谁都逃但是的,不过精神,心理的类型状态每一个人都不一样,统统不一样。孔子永久保持年轻,就是由于他有如此的一个具体的实践的结果。
大家都清楚,孔子是画了许多卦,其实也就是说每一个人一 生皆在画许多卦,因此我们应该开始来看看《易经》里面的卦。《易经》它是以八卦做基数,因此你讲《易经》八卦,就是代表六十四卦,不过既然已经是六十四卦了,我们就要每一个卦给它一个代号,就叫做卦名。有乾卦,有坤卦,有既济卦,有未济卦,有泰卦,有否卦。每一卦有一个卦名,可是卦名出来以后,大家是还是不是就很明了呢?还不一定,所以就要有卦辞。卦辞就是解释,我为啥要取它这个卦名?卦是代表大的环境,每一个大的环境,还有每一个阶段不同的变化,那个叫做爻。一个卦有六个爻,就告知我们,任何一件事情,你最好把它分开变成六个不同的阶段,紧接着去追究它阶段性的变化,你大约八九不离十就能够知道,它最终结果是什么样。既然有六个爻,我们就给它不同的爻辞,来说明这个卦处于这个阶段,它的特性是什么?你须留意哪些东西。这样一来,当我们看见一个卦的时刻,我们就整体的环境再加上部分的操作。我们都非常清楚,六十四卦里面,它除了卦辞,除了爻辞以外,它还有一个用九跟用六,凡是你一旦发现阳出现的时刻,你就知道了它是用九;凡是你看见阴出现的时刻,你就要慎重考虑到用六。用六比较简单,就是说,你假如是阴爻的时刻,你仅有一个规则,就是对你的人对你的事你要忠诚到底,这特别容易的。由于阴它是配合的,配合的人不会有太多的主见太多的主张,你要全力配合,那你就是忠贞到底。可是当阳出现的时刻,你晓得它是创造性的,一个有创造性的东西,那它是跟阴卦不完全相同的。你不能乱变,你说我创造,俺就去创造,最后就是乱变,那么这样就是祸患无穷。因此我们用九告知你,你在不同的阶段,固然你是阳,固然你要创造,不过你要有不同的阶段,特性要完完全全把握住。因此用九这个解释,各位要非常小心,它告知我们,就算你阳刚十足,就算你创造力十足,你也须留意一句话,叫做阶段性的调整。你看同样是龙,看你在哪个地方,你的龙的特性,你不可以随便表现。要看《易经》里面的卦,当然从乾卦开始说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