诸葛亮分析时局(诸葛亮格局)
目录导读:
刘备请诸葛亮出山,诸葛亮对那个时候时局的分析。
建安十二年(公元207年),诸葛亮27岁时,刘备三顾茅庐,会见诸葛亮,问以统一天下大计,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那个时候的形势,提出了first of all夺取荆、益作为依据地,对内改革,对外联合孙权,南抚夷越,西和诸戎,等待时机,两路出兵北伐,从而统一全国的战略思想,这次谈话其实就是著名的《隆中对》。刘备听了诸葛亮这一番精辟透彻的分析,思想豁然开朗。他觉得诸葛亮人才难得,于是恳切地请诸葛亮出山,帮助他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。诸葛亮遂出山辅佐刘备,联孙抗曹,赤壁之战大败曹军。形成三国鼎足之势,夺占荆州。建安十六年,攻取益州。继又击败曹军,夺得汉中。二十六年,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,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,主持朝政。
看透了哪些局势的诸葛亮,才一心决定要北伐的?
众人皆知诸葛亮是被刘备三顾茅庐的求贤之心所打动,而后出山追随刘备打天下的。而诸葛亮又称"卧龙先生",藏龙卧虎,更可见其大智慧与大谋划。而诸葛亮也具备贤士所具有高尚品德,至死都在为蜀国的兴亡劳累。那为啥诸葛亮在照看蜀国之时并未选择休养生息,而是选择了北伐?以下几个细节与关键不难看出。
第1,从刘备对诸葛亮的信任分析。据《三国志·蜀书·诸葛亮传》中可知,章武三年(223年),刘备逝世。蜀国国力衰弱,外有曹魏政权虎视眈眈,内无贤明君主稳固江山。又由于蜀国此时已经失去关羽、张飞两员大将,致使蜀国此时处于十分危险的境地。可以说稍有不慎,就有可能被魏、吴两国趁机吞并。而在《三国志·蜀书·诸葛亮传》中,刘备当众对诸葛亮说:
君才十倍曹丕,必能安国,终定大事。若嗣子可辅,辅之;如其不才,君可自取。”诸葛亮涕泣曰:“臣敢竭股肱之力,效忠贞之节,继之以死!”先主又诏敕后主曰:“汝与丞相从事,事之如父。
这更突出了刘备对诸葛亮的信任,也让诸葛亮愿意为蜀国死而后已。由此可见,刘备对诸葛亮的信任是促使诸葛亮北伐兴蜀的重要原因。不管是选择北伐还是休养生息,目的都是为了其(诸葛亮)在《出师表》中所说的"兴复汉室,还于旧都,庶竭驽钝,攘除奸凶"。而诸葛亮北伐也是为了扩张自己一身(蜀国)实力的行为。这不但仅是诸葛亮一自个的抉择,更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蜀汉老一辈将士的共同选择。于是,诸葛亮的北伐选择才是众望所归。
第2,从诸葛亮自己一身的大智慧分析。诸葛亮的八斗之才世人皆知,固然刘备死后给诸葛亮扔下了蜀国这么个烂摊子,但诸葛亮还是忠心不移的继续为蜀国劳心劳力。相信以诸葛亮的才智肯定清楚休养生息的有益之处,但最终诸葛亮却没有休养生息,恢复国力,而是发动北伐战争。这更离不开诸葛亮的大智慧。
北伐是诸葛亮在228年春至234年冬对曹魏政权发动的五次战的统称。此时诸葛亮一直奉行"北抗曹魏,东和孙吴"的战略政策。意图联合孙吴打压曹魏。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,诸葛亮借助北伐的目的,既缓和了与东吴的关系,又能够削弱强敌的实力,何乐而不为呢?《三国志·蜀书·诸葛亮传》记录载入:
三年春,亮率众南征,其秋悉平。军资所出,国以富饶,乃治戎讲武,以俟大举 。
这足可以证明诸葛亮在大局角度的大智慧与大谋划,也为蜀国实力的增强,国力的提升提供了机会。
第3,从三国时期整体时局分析。
上文也提到诸葛亮北伐是在刘备死后,而后主刘禅不学无术,绝非奸雄曹操与孙权的对手。诸葛亮的北伐在一定程度上也可谓是无奈之举。由于只有经过北伐战争,促使蜀国的实力不断强盛,才能保障蜀国日后的统一与安定。假如诸葛亮选择休养生息,那么至少也需要十几年的时间来恢复。在这段时间内,或许东吴会先与曹魏政权联手,合力消灭蜀汉政权。这样的状况发生的几率断然不会太小。在《三国志·吴书·吴主传》中说:
公见舟船器仗军伍整肃,喟然叹曰:“生子当如孙仲谋,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!”权为笺与曹公,说:“春水方生,公宜速去。”别纸言:“足下不死,孤不得安。
这在一定程度上更展现了孙权实力的不凡。有吴、魏两个劲敌的推动,北伐之战的存在也有了一定的必然性。于是,从三国时期的整体时局来看,诸葛亮选择北伐而非休养生息是有一定的道理的。五次北伐战争虽有胜有败,但是无一不是在一定程度上既可以稳定蜀国民心,又加强了与东吴的外交联系的战争。这样不但防止东吴与曹魏联手击垮蜀汉政权,又为蜀国自己一身将士的实战锻炼提供了绝佳的机会。以诸葛亮的智力,选择北伐才是最有利的防御策略。
三国时期,魏蜀吴三国鼎立,蜀弱绝对会对三国平衡的局面带来隐患。诸葛亮北伐的选择或许也是东吴所期待的结果。因此讲,诸葛亮选择北伐而没有选择休养生息是有原因的。以上的几个因素足以证明。
三国志诸葛亮传中:诸葛亮出山时,诸葛亮对那个时候市局的分析,这件事发生在。。。
介于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之间
诸葛亮在上出表中,分析了那个时候的局势,提出哪些建议?
臣诸葛亮上表进言:先帝开创大业未完成一半,竟中途去世。如今天下分成三国,我益州地区人力疲惫、民生凋敝,这真是处在万分危急、存亡难料的时候。但是,宫廷里侍奉守卫的臣子,不敢稍有懈怠;疆场上忠诚有志的将士,舍身忘死的作战,这都是追念先帝的特殊恩遇,想报答给陛下的原因。陛下确实应该广开言路听取群臣意见,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,振奋鼓舞志士们的勇气,绝不应随便看轻自己,说出不恰当的话,以至于堵塞了忠诚进谏的道路。
宫里身边的近臣和丞相府统领的官吏,本都是一个整体,升赏惩罚,扬善除恶,不应标准不同。如有作坏事违犯法纪的,或尽忠心做善事的,应该一律交给主管部门加以惩办或奖赏,以显示陛下在治理方面公允明察,切不应私心偏袒,使宫廷内外施法不同。
侍中、侍郎郭攸之、费祎、董允等,这都是些品德良善诚实、情志意念忠贞纯正的人,因而先帝才选留下来辅佐陛下。我觉得宫内的事情,事不管大小,应当征询他们的建议,紧接着再去施行。这样一定能够补正疏失,增益实效。
将军向宠,性情德行平和公正,了解通晓军事,当年试用,先帝曾加以称赞,说他能干,因而经众人评议荐举任命为中部督。我觉得军营里的事情,事情不管大小,都要征询他的建议,就一定能使得军伍团结和睦,德才高低的人均有适合的安排。
亲近贤臣,远避小人,这是汉朝前期所以能够兴旺的缘故;亲近小人,远避贤臣,这是汉朝后期所以衰败的缘故。先帝在世的时刻,每次跟我谈论起这几个事,对于桓帝、灵帝的做法,没有不哀叹和憾恨的。侍中郭攸之、费,尚书陈震,长史张裔,参军蒋琬,这几个都是忠贞、坦直,能以死报国的节义臣子,诚愿陛下亲近他们,信任他们,则汉王室的兴旺,就时间不远了。
我本是个平民,在南阳郡务农亲耕,在乱世间只求保全性命,不求在诸侯达官显贵。先帝由于我身份低微,见识短浅,降低身份,委屈自己,接连三次到草庐来访看我,征询我对时局大事的建议,所以我深为感激,从而答应为先帝驱遣效力。后来正遇危亡关头,在战事失败的时刻我接受了任命,在危机危难患难期间我受到委任,至今已有二十一年了。
先帝深知我做事谨慎,所以临去世时把国家大事嘱托给我了。接受遗命以来,日夜担忧兴叹,只恐怕拜托给我的大任不能完成,从而损害先帝的英明。因此我五月率兵南渡泸水,深入荒芜之境。如今南方已经平定,武库兵器充足,应当鼓励和统率全军,北伐平定中原地区,我希望竭尽自己低下的才能,消灭奸邪凶恶的敌人,复兴汉朝王室,迁归旧日国都。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,并尽忠心于陛下的职责本分。至于掂量利弊得失,毫无保留地进献忠言,那么这样就是郭攸之、费、董允的责任了。
希望陛下责成我去讨伐奸贼并取得成效,假如不取得成效,那么这样就惩治我失职的罪过,用来上告先帝的神灵。假如没有发扬圣德的言论,那么这样就责备郭攸之、费、董允等人的怠慢,公布他们的罪责。陛下亦应当自己思虑谋划,征询从善的道理,明察和接受正直的进言,远念先帝遗诏中的旨意,俺就受恩、感激不尽了。
如今正当离朝远征,流着泪写了这篇表文,激动得不知该说点什么话。
水镜先生说诸葛亮“虽得其主未得其时”,你是如何理解的?
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时,水镜先生说:虽得其主未得其时,意思是:诸葛亮固然有了主人 总之找到了一个可以 使用他一身的才华来辅佐的对象,但是却不是时候啊,总之 诸葛亮这个时侯跟了刘备简直就体现不出他的惊天之才啊。 时 指的是 刘备可以 使用诸葛亮的时刻。。。
求采纳
三国演义中回马荐诸葛一集里水镜先生说,卧龙虽得其主,而
“卧龙虽得其主,而得不到其时也。”是孔明固然遇见了英明的主人,但是却遇见的不是时候。
“卧龙虽得其主,不得其时,惜哉!”这简直就已经将之后的历史给定格了。实际上也确如此,诸葛孔明先生尽管学富五车,神机妙算,然终其毕生鞠躬尽瘁,仍未能实现刘备的复兴汉室、匡扶天下之理想,让后人留下“出师未捷身先死,长使英雄泪满襟”的嗟叹。身前已知身后天下事,水镜先生实乃高人!他在评论徐庶离开刘备之前走马荐诸葛这件事时所说的另一句话“元直欲去,自去便了,何又惹他出来呕心血也?”,也充分暗示了孔明出山后来的命运和结局。
“卧龙虽得其主,而得不到其时也。”是罗贯中在《三国演义》中设水镜就是为武侯的运命作铺垫,衬托了“身未升腾思退步,功成应忆去时言。只因先主叮咛后,星落秋风五丈原。”使读者不会由于读到上方谷时孔明六出祁山病逝而太伤悲和遗憾,更加能接受的是命里已经定好。还要说的就是那时人对古时候名人是敬重的,“不得其时”说明武侯有大才却因在的时代而失败,败不在人。
原文如下:
徽(司马徽)笑曰:“元直欲去,自去便了,何又惹他出来呕心血也?”玄德曰:“先生何出此言?”徽曰:“孔明与博陵崔州平、颍川石广元、汝南孟公威与徐元直四人为密友。此四人务于精纯,惟孔明独观其大略。尝抱膝长吟,而指四人曰:“公等仕进可至刺史、郡守。众问孔明之志若何,孔明但笑而不答。每常自比管仲、乐毅,其才不可量也。”玄德曰:“何颍川之多贤乎!”徽曰:“昔有殷馗善观天文,尝谓群星聚于颍分,其地必多贤士。”时云长在侧曰:“某闻管仲、乐毅乃春秋、战国名人,功盖寰宇;孔明自比此二人,毋乃太过?”徽笑曰:“以吾观之,不当比此二人;我欲另以二人出之。”云长问:“那二人?”徽曰:“可比兴周八百年之姜太公、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也。”众皆愕然。徽下阶相辞欲行,玄德留之不住。徽出门仰天大笑曰:“卧龙虽得其主,不得其时,惜哉!”言罢,飘然而去。玄德叹曰:“真隐居贤士也!”